【世界不配有的人】簡介及第一篇~這個尼泊爾的早晨


文/黃友玲(知名作家 合一堂師母)
配音/王曉雯

世界不配有的人


這個世界配有的人是光鮮亮麗的人,他們活力充沛,他們聰明過人,他們很懂得為自己的前途打點,人生規劃?那得請教他們,這一群人常常戲笑說:「我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

這個世界配有的人是成就非凡的人,他們的名字寫在教科書裡,寫在博物館裡,他們的銅像立在街頭,他們的言語銘刻人們的心中,他們是一群撰寫文明歷史的人。

這個世界配有的人是拳頭大、聲音大的人,他們在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規則裡,總是能脫穎而出,他們永遠是得勝者,他們的臉上總是帶著像是謙卑的笑容,等候人們的讚美,他們自認為是最優秀的人類。

這個世界配有的人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這一群人精於協調,懂得彈性處理的藝術,「絕不得罪任何人」是他們的座右銘,他們似乎與生俱來就懂得處理圓與方的習題,手法之漂亮,令人激賞。

但是,另外有一群人,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沒有亮麗的外表,在人們的眼裡,他們似乎也是太笨了,他們屢屢吃虧,甚至以吃虧為樂 。

他們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歌頌的成就,一群無名小卒,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生生死死,沒人會紀念他們,為他們舉哀。他們從不為自己爭取什麼,他們的成功觀似乎和世界背道而馳,人們以為的軟弱,他們卻自稱剛強,人們以為的失敗,他們卻稱之勝利。

說起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知變通,持守著真理,從不讓步,名利、形象、人際關係都可以拋諸腦後,就算是被打落牙齒和血吞,他們也矢志堅守。

這樣的一群人,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一群人,跟隨著世界不配有的主,向前行,他們居於世間,卻異於常人,他們生活作息,遵循著另一個更高的人生準則,對他們而言,這條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能不能見證榮耀他們的主,才是他們日夜所憂心的。

聖經希伯來書上寫著:「......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練,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我在尼泊爾見過這樣的人,在那個印度教、佛教昌盛的國家,在那個撒旦囂張、偶像林立,百姓極度敵視基督徒的國家,他們不惜以血肉之軀挺身為主做見證。他們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練,有受酷刑而死的,受試探、被刀殺,被家人趕逐,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漂流無定,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他們之所以甘心如此,是因為他們的主也為他們受過這些苦,當他們撫摸耶穌雙手的釘痕,當他們仰視耶穌頭上的荊棘冠冕,當他們也步上耶穌走過的各各他路,他們便知道這一切都太微薄,太微薄,愛他們的主以鮮血洗淨他們的罪,買贖他們脫離撒旦的手,以生命的光引領著他們走向永恆,他們遂唾棄了這世界,向真神招手。

尼泊爾去來,我久久無法平息心裡的震盪,那一群人,深深刻在我的心裡,異時異地,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願意將他們的見證整理出來,是為了提醒自己,也願他們的心志砥礪這一代基督徒,一起向著標竿直奔。




這個尼泊爾的早晨


    這個尼泊爾的早晨,是一個晴朗的早晨。

    天空那樣地湛藍,我從沒想過能從世界最高的地方仰望天空,那的確是一種不同的感覺,天,還是那麼遠,但是,心情上,近了不少。

    外面是寧諡的,卻也是喧鬧的。

    鄰家養的雞咕咕地地叫著,滿地尋找可吃的東西,幾聲羊叫從小徑的那頭傳來,夾雜著牛鳴,顯得格外滑稽。

    各種鳥類的聲音,都在你的耳裡,喜馬拉亞山多鳥,棲息著世界其他地方少有的鳥類,牠們的叫聲各異,但都是雄糾糾、氣昂昂的,在這裡,沒有人會舉起獵槍射殺牠們。

    人們從自己的家中出來,蹬上腳踏車或是摩托車上班,小學生、中學生穿著他們的制服,走路上學。這個國家儘管落後貧窮,仍有著屬於他們的節拍,在這樣的一個早晨,人們跟著太陽的腳步走,迎接一個全新的一天。

    馬路上有各種汽車的種類,三輪車、改裝的三輪車、小自客車、中型公車、大卡車......,那簡直是「車的展覽」,讓人目不暇給。各種聲音陣陣傳來,有喇叭聲,有疾駛聲、有斥責聲,有吆喝聲,人人為在自己尋找生路。

    從我住的宣教士家裡往外看,可以看見漂亮的洋房別墅,造型典雅古樸,前面有廣大的院子,時花植草,有僕人穿梭其中,三層或是四層的房子,透著富翁的品味,從若隱若現的窗簾花色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在別墅與別墅之間,你也可以看見零零星星泥土敷的「小屋」,矮小、傾斜、陰暗、潮濕、骯髒,茅草的屋頂、透空的窗戶,可想而知,住在那樣的房子裡,風雨是肆虐的,是欺負窮人的。
    在尼泊爾,貧富是如此懸殊,富人過著有如王公貴人般的生活,而窮人呢,可能連三餐都不得溫飽。

    遠近處都有女人躬身在汲井水,在尼泊爾,用水是個大問題,三天兩頭缺水,但這裡的人似乎已經司空見慣。至於電,也是類似的情形,發電廠常有問題,人們在夜間常常突然間被丟進黑暗裡。

    這個早晨,我以一個外國人的身分觀察這個國家,好奇之外,還有一股濃濃的哀愁。

    這股濃濃的哀愁寫在每張尼泊爾人的臉上,他們眉宇之間是豔麗的,神情是虛空的,看他們的服裝,包裹著祖先的傳統,他們的血液奔流著祭拜偶像的基因,他們彷彿生下來就是偶像的兒女,廟宇對他們而言,就像是家裡的廚房那樣親切。

    印度教和佛教囊括了幾乎所有尼泊爾人的靈魂,他們之生,他們之死,都與廟宇息息相關。

    大街小巷,你可以看見男女老少在進香拜拜,大廟小廟全不放過,頂禮膜拜、念念有詞,那渴慕虔誠的模樣不禁讓人想問一句:「他們所拜的神究竟是誰啊?它們真的有那麼大本事,值得那麼多人擠破了頭似地要拜它一拜?」

    後來,我聽宣教士說,其實,很多時候,尼泊爾人只是習慣性的拜拜,至於所膜拜的究竟是誰,也就不在乎了。

    這樣的鬼神觀令人咋舌,不管對象為何,相信只要心誠即靈,不由分說,就先來個磕頭跪拜再說,這豈不是無知嗎?

    據說,尼泊爾的廟宇數目比人口還多,也就是說兩千萬的人口,每一個人分配一座偶像,還會有餘。這種屬靈的淫亂令人驚愕,整個國家癱瘓在這種無知愚妄的泥坑裡,人心越來越敗壞,國家越來越落後。

    而屬靈的淫亂總是伴隨著肉體的淫亂,色情、娼妓、外遇,比比皆是,在這裡沒有愛情真正的忠貞,因為人已經背棄了創造的主,落在罪惡的深淵裡。

    但是,在這裡,有一群人靠著上帝與黑暗的勢力對抗,他們是一群基督徒,他們經歷過耶穌奇妙的能力,他們決定此生跟著耶穌走,不論前面的道路會遇見什麼樣的捆鎖與艱難,他們都不會退縮,他們立了志向,要將福音傳遍這塊地方,讓所有的尼泊爾人知道,唯有耶穌基督是真神,唯有祂配得人們的敬拜與尊崇。

一粒麥子出版社《世界不配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