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書揚
大多數的新人,都會認為自己的學習意願和動機很強,很少新鮮人會承認自己的學習意願低落。因此,雇主每次在面談時,詢問應徵者:「在工作上最重視的事情是什麼?」許多新鮮人都會充滿自信地說:「我最重視自己本身的學習和成長,我希望可以不斷學到新的東西。」
然而,當新人正式進入公司後,如果主管宣布:
「本公司將會在週末、平日晚上辦理員工教育訓練。」每位員工會有怎麼樣的反應?此時,員工真實的學習動機到底有多強,便顯而易見。
對那些學習動機強烈的人而言,他們會認為週末能夠進行員工訓練或是平日週間上課到晚上十點,都是很好的充電和學習機會,他們不會抱怨、眉頭完全不會皺一下,因為他們會把這些訓練視為讓自己成長的絕佳機會。相反地,有些人就會開始皺起眉頭,認為員工訓練如果是辦在平常上班時間,自己會十分樂意參加並且熱衷學習。但是辦在非上班時間,會造成額外的負擔與壓力、甚至剝奪他們的私人休閒時間。第二種類型的新人,雖然他可能自認個人學習意願很強,但是在企業主眼中,這種程度的學習意願是不夠的。
至於新人的可塑性,八、九成的新人都會認為自己相當具有可塑性。新人可能會很單純地認為,所謂「可塑性高」指的是公司交代我任何工作、責任,只要全力以赴去做,我就可以算是可塑性高的員工。尤其是畢業自管理學院的職場新鮮人,很容易因為自己在大學時期學習的內容很多元、廣泛,認為自己什麼都學過,因此什麼職位都可以擔任,也就因此認定自己可塑性高。
有些人更會因為誤解「可塑性」的定義,導致他們無法得到企業主的青睞。有些新人會認為因為自己可塑性高,不論擔任什麼職位都可以很快上手,因此往往在一份工作待了一年半載之後,認為每天工作開始一成不變、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便覺得這個職位或這家公司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學習需求了。於是,這些自認「可塑性很高」的員工,覺得自己應該去學習新的事情、追求更多學習機會,而輕率地離職或是申請轉調。
但所謂的「可塑性高」,站在企業的角度和站在新鮮人的角度來看,其實有一段落差。企業主所認為的可塑性高,是指當公司組織有任何需求、需要馬上調整並進行變革,將你派到新的單位或是派駐海外時,你都能配合、並且快速接受新的挑戰,培養新的能力。有的員工在一個職位上能表現得很優異,但是也就只能待在特定部門擔任特定職務,當公司想要將他轉調其他部門時,會發現他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新的職務,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吸收新知識以達到公司組織變動的需求。這種無法調動、可塑性低的員工,對企業主來說可能會是很頭痛的一件事。
尤其在現今的環境之下,企業隨時都在進步,產品日新月異、產品生命週期也愈來愈短,往後企業創新與改變的速度只會愈來愈快。因此,企業希望能夠找到可塑性很高的員工,才能跟得上企業變革的速度。舉例來說,公司可能下個星期把你調到行銷部門,讓你在行銷部門待了三個月之後,又馬上把你調去支援在上海的一個專案,這樣的工作你能夠勝任嗎?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能夠在短時間內臨危受命,快速調整自己適應新職務,並能協助企業進行創新和改變的人,才是企業所追求的可塑性高的員工。
本文引自天下雜誌出版《CEO最在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