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我的燈需要油


我的燈需要油 求主常賜下
使我燈永遠發亮光
我的燈需要油 求主常賜下
使我燈發光到主作王

唱和散那 唱和散那
唱和散那 賀萬王之王
唱和散那 唱和散那
唱和散那 賀我王

加入亞投行的禍福


文/朱延智博士

國內為了加入亞投行(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引爆很大的爭議。一方面是執政黨強調,加入亞投行可以增加出口,而且對銀行業、保險業、營建,及工程業等有所助益,而最差是22億變壁紙而已。另一方面則認為溝通不足,有可能矮化主權,獲利不如想像。正反雙方都有根據,但到底加入亞投行是福?還是禍?這就好像過年的轉職潮,究竟跳到這家公司是福?還是禍?是一樣的道理。

不愛讀書的孩子上台大



文/謝博弈

我是一位馬來西亞僑生。從小我就不喜歡讀書。國三那一年,考了個『滿江紅』,讓我母親非常生氣,也使我和母親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升上高中後,因為不喜歡母親一直逼我讀書,心裡產生許多的不滿,除了物理、數學之外,其他科目我都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去應付。

主要的創業途徑



文/朱延智博士


根據1111 人力銀行調查,近八成上班族有創業意願,近兩成已經創業,而創業主因以「完成夢想」或「想增加收入」最多。有意創業者預計投入資金約92萬元,然而實際創業資金平均為147萬元,理想收入為月入4萬2,但實際上僅月領3萬4。受訪創業者中,2成2未想過要設停損點。交叉分析後發現,八年級生因資金缺乏,多傾向無店鋪創業,七年級生則愛自創品牌,六年級以上則青睞加盟形態,創業類別又以複合式餐飲最多,其次是個性化商品。

不過自己創業當老闆並不容易,從決定創業種類,到尋覓商圈、進出貨、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等諸多創業必修課程,都遠比單純當一個受薪者複雜許多。所以,如果創業者決定創業,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調整心態,事前做好充分準備,坦然迎接未來一切挑戰,以下將最常見的創業途徑說明如下。

【靈感無限】墓園不夠用,大家不准死!


文/黃友玲 (作家 基督教貴格會合一堂師母)


這是一則新聞,令人噴飯,也令人嘆息。

巴西聖保羅附近的一個小鎮鎮長提出一項法案,竟然禁止民眾死亡,因為當地的墓園爆滿了,再也不夠用了。法案中還呼籲當地居民最好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免得生病過世觸犯法律!鎮長佩瑞拉說,這是為了抗議聯邦政府不准在保育區增建新墓園的錯誤規定。一聽到這個消息,一名失業鎮民抱怨地說:「我已經沒有工作了,身體也不好,現在他們卻規定我不准死,真是荒謬!」

正確態度比遺產重要


/翁麗玉牧師
photo credit: The tickle via photopin (license)

很多父母都在盤算著為兒女掙更多的錢,買屋置產留一筆財富給他們,卻不知道所有遺產當中,最貴重的是他們的正確態度。

【動福音】荊棘的冠冕- 楊育正

有個故事這樣說著:有一天,一隻小貓逆了水,人看見了於心不忍,就將牠救起,成了養育牠的主人。而有一天上帝也同樣看見一隻貓溺水了,卻不立即將牠救起。

回家-浪子終得歸宿


文/黃小石博士

主阿,你世世代代作(是)我們的居所。
──詩篇九十篇1節

將近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有機會離家在地球的另一邊進行宣道講學,雖然受到許多的禮遇與接待,日子久了,總還是想要回家,回家是一件極其快樂的事。但是我們世上的家,仍然只是個暫時的居所,遲早總要離開。我們在世上都是客旅,是寄居的。耶穌說:「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1流浪漢總是滿可憐的,耶穌告訴世上的所有的流浪者,我們其實都有個靈魂的歸宿,因為上帝已為人預備了一個在天上永恆的家鄉,我們不必再永遠流浪。祂本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居所,我們永恆的家鄉。

【智慧湧流】新出路


文/董宇正牧師 (基督教貴格會合一堂主任牧師)
配音/賴昱昕弟兄

曾經,有一位先生失業許久,窮困潦倒,眼看儲蓄已經用盡,又找不著工作,一時之間十分低落消沈,不自覺地將手伸進口袋,緊握著那最後的一元幾角錢,想著:「算了,就這麼辦吧!」他上了一輛灰狗巴士,對著司機說:「我只有這麼點錢,你把我送到遙遠的地方去吧!」司機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