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配有的人】流浪的人



文/黃友玲(知名作家 合一堂師母)
配音/王曉雯

流浪的人

    「這一夜又要在哪裡渡過呢?」巴柏摸摸口袋裡僅存的幾個銅板,問自己。

    巴柏已經在外面流浪了七個月之久,在過去那兩百多個日子裡,他居無定所,三餐不繼,只有身上那一套舊衣服,連換洗都有困難。


    但是,每一個遇見他的人,都說巴柏的臉上有一種光彩,一種喜樂的光彩,讓人看不見他身上衣衫襤褸,讓人想不起他只是個流浪的人,大家都說他就像是個天國的使者,他所在的地方就帶來天國的喜樂。

    直到如今,他已經先後帶領了十六個人信主,他走到哪裡,福音的光就照到哪裡。

    這一夜,他又再次露宿街頭,因為他所有的一切根本住不起旅館。他所認識的弟兄姊妹願意接待他,教會的人也願意提供他住處,但是,他都拒絕了,他說他寧願做個流浪的人,打打零工,賺點生活費,自己生活,不倚賴任何人,最重要的是他要到處去宣揚福音。

    這一夜,就像是過去許多夜晚一樣,他一躺下去,就想起那個可怕的早晨,一幕幕都在他的眼前,是那樣清晰,那樣驚心動魄。

    那個早晨,那個令他一生難忘的早晨是從一陣呼喊聲開始的。整個村莊的人從四處竄出來,一個個就像是中了邪似的,瘋狂地到處燒殺擄掠,見到基督徒就殺就砍,破壞基督徒的家,踐踏基督徒種植的田地,到處一片混亂,刀光劍影、鮮血四迸、慘不忍睹,而這一切的導演者就是巴柏的太太。

    其實,最早以前,巴柏的太太並不排斥基督教,她甚至親身經歷到病得醫治的神蹟,為此,她還要求巴柏帶她到教會去聚會,要求巴柏也和她一樣去信基督。但是,女人的心是那樣善變,那段新鮮的日子過了,她過去篤信的印度教思想又再次盤踞在她的心裡,她開始猶疑、徘徊,後來就轉為不信,甚至變成排斥、厭惡基督教了。喜歡掌控人的個性使得她再次要求巴柏丟棄基督教信仰,和她一起拜神,回到印度教的懷抱。

    但是,此時的巴柏已經體認到了真神假神的不同,他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是那樣堅定,不可能再聽太太的話回到過去受鬼神轄制的生活裡。

    於是,他拒絕了太太的要求,並且表明自己的立場非常堅定,不可能改變,這的確大大觸動了他太太的怒氣,她萬萬沒有想到過去對她言聽計從的丈夫這回竟然敢違背她的意思,這個心狠手辣、工於心計的女人就開始研擬對策,要對付所有的基督徒,她要讓她的丈夫找不到教會聚會,找不到基督徒同伴,就會乖乖地回到她的身邊。

    她開始向印度神明祈禱,求牠們咒詛基督徒,使他們生病,使他們家庭破碎,使他們信心軟弱。

    這一波屬靈的爭戰巴柏非常明白,他也召集教會的弟兄姊妹為自己禱告,求主耶穌保守,不准撒旦攻擊他們。

    在這一攻一守之中,基督徒們的信心、身體、家庭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都更加愛主,更加地團結合一。

    巴柏的太太非常生氣,她的計策顯然失敗了。她不甘於此,又想到了一條毒計,她召集村莊裡所有的人,向他們說教會是怎樣誘惑威脅人,是怎樣強迫拉人入教,基督徒是魔鬼的代言人,是印度教治國的尼泊爾所不能容忍的,她又說了基督徒種種壞話,使在場的人聽了無不怒氣填膺,發誓一定要給基督徒好看。

    第二天一早,這些憤怒的村民分別拿著刀棒木棍,復仇洩恨似的四處尋找基督徒,他們見人就殺就砍,那些基督徒逃回家,村民就毀壞他們的家,把牆給拆了,把他們種植的香蕉園夷為平地。

    這一天的暴行,巴柏的太太都看在眼裡,她陰險地冷笑著,誇獎自己的聰明,計策終於成功了,她要看看基督徒還有什麼能耐?

    巴柏在睡夢中被陣陣吵雜聲驚醒,出去一看,才知道發生的事,他奔出去奮力為那些基督徒辯護抵擋,但是,那些村民已經失去了理智,最後連巴柏自己都傷痕累累。

    巴柏的太太以為這以後基督徒再也不敢聚會了,更不要談傳福音了,至於她的丈夫,也會回到她的身邊,不敢再信什麼基督教了,但是,她錯了,她實在是錯了。

    基督徒們經過這一次暴行之後,更加地積極參與教會,更加地熱誠傳揚福音,有許多人就是因為這樣信主了。而巴柏選擇了離開這個可怕邪惡的女人,他遠走他鄉。

    巴柏的太太氣得發瘋,到處尋找她的丈夫,卻是尋不著。巴柏已經徹徹底底對她失望了,他不要再和她住在一起。

    巴柏開始流浪,在遙遠的地方,沒有人認識他。他自給自足,不致於餓死,也不算豐富,上帝親自眷顧他、保守他。他的足跡經過高山小溪,經過城市鄉村,凡他所到之處,都帶著天國的好消息,人們喜歡聽他,喜歡聽真神的信息,他不斷地帶領人信主,在尼泊爾這個屬靈黑暗的國家,他恰似一盞明光照耀。

    如今,巴柏仍在流浪著,一站又一站地走,他說他要把福音傳遍他的國家。


photo credit: marfis75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