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預定與自由意志

文/黃小石博士

那麼時間是什麼呢?如果沒有人問我,我知道時間是什麼;如果我想要向問我的人解釋什麼是時間,我就不知道了。[1]─奧古斯丁《懺悔錄》

上帝有全備的知識,連將來的事祂都能知道。祂既已知道的事必然會發生,所以這樣看來人的命運似乎早已注定,人不可能有自由意志,他所作的決定,都是必須要產生的決定, 並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上帝的預知帶來了預定,預定排除了人的自由意志。就是這麼簡單嗎?這問題的答案與「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是大有關係了。

時間與空間都是最平常的概念,同時也是最神秘的概念,比方海德格[2]為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是我們對「存在」認識的開始,所以奧古斯丁說當他要解釋「時間是什麼」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原是他無法向人講述的。從科學實證的角度來說,時間與空間都是看不見、摸不著,也是我們不能直接經歷的,我們只能用對時間與空間的測量,來定義這個抽象的概念,但是測量的尺度並不說明時空的本質是什麼。「預知」和「預定」當然都是與時間分不開的辭彙。

上帝存在於我們的時間裡嗎?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知道時間與空間是不能分割的,在所有不同的參照座標裡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相對的),時間的快慢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上帝是「無所不在」的,祂也就必須在所有參照座標的時間裡,或者說祂在整個的「時空」裡面,祂無所不在的本質,也就同時說明了祂超越時間「永恆」的本質。這位創造了時間和空間的主,在沒有時空以先就有了,所以祂不在我們的時間和空間裡(「道成肉身」就是上帝「倒空」自己,自我限制,來到祂自己創造的時空中)。

當我們說上帝「預知」的時候,祂是在什麼時刻知道的呢?有人也許會說:上帝在一件事情發生以前任何時候知道,就是「預知」了。這種說法似乎意味著上帝是存在於時間裡面,就像我們存在於時間裡一樣,有過去、現在、將來;過去的事我們不能改變,將來的事還不一定是什麼樣子,現在就是那「還不一定的」變成「不能改變的」的那一刻。

上帝若是時空的創造主,祂必不在祂所創造之物的領域裡(正如畫家不在他的畫中一樣),而時間與空間都全然在祂的面前,所以上帝不同於我們,在祂沒有「過去、現在、將來」,上帝是在創世以前(還沒有時間)就已經知道了將來必成的事[3]。又如聖經所說[4]:「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5]時間對祂而言,已經好像都「過完」了,都全在祂的眼前。我們雖然不容易想像這是什麼光景,但是有點像我們看已過去的時間,過去像是一個整體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在這歷史的整體中,時間不再流動,事物也不再改變,固然我們曾經活在過去的時間裡,現在我們卻在那已過去的時間的外面。

所以我們可以說:我們知道過去在我們身上已發生的事,但這現在的「知識」卻不限制我們在這事發生時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說:我們那時的自由,完全不受我們現在的知識的限制,因為這知識是後來得到的。我們的知識固然代表這事必然(已經)發生,但是卻不代表這是件「命定」的事,因為我們在當時的時間裡仍是有自由的。因此,上帝在時間外面對在時間中發生的一切事物的知識,也不限制人在時間內的自由,正如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過去,但這知識並沒有限制我們在當時的自由一樣。

聖經說到上帝能「預先知道」將來一切事的發生,這顯然是用擬人的筆法,敘述在人的時間裡一些將來要發生的事,但對上帝而言,祂既然不在我們的時間裡,將來與過去對祂就沒有什麼意義,正如文學家寫了一部小說,作者不在小說中人物的時間裡一樣,小說中的過去與未來,都同時存在於作者的腦海裡。同樣在上帝也只有一個永恆的現在,所不同的是小說中的人物沒有什麼「自由意志」可言,全然在作者的擺佈之下,而人卻是有自由意志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在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在我們還不知道結果之前,仍可以為這件事向上帝禱告。比方:在我們知道結果之前,為一個病人的手術順利禱告,就算這手術在我 們禱告的時候已經做完了,這禱告也並不是徒然無功的,因為這手術的過程,與我們後來為手術的禱告,在上帝面前是「同時」的事,祂仍然可以把我們「事後」的禱告列入考慮之中,所以在祂所定意要作的事上,似乎仍然可以有我們參與的成份。聖經勸我們當「不住的禱告」[6],因為上帝樂意聽我們的禱告,並且我們的禱告也不會是徒然無功的。

換句話說,我相信我們的將來已經存在(而且是創世以前就已存在於上帝的心中),這些都在人的時間裡逐漸展開;但是這些將來要發生的事,還是可以預先包含了我們在時間中一切的自由意志。上帝預先知道關乎我們將來的事,並不代表我們沒有自由意志。這與「創造時間的上帝是超越時間的」的本質有關。

就筆者而言,時間已是一個難解的問題,愛因斯坦甚至說:「過去、現在、與將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個特別持續的錯覺而已。」[7]若這是我們對時間的認識,那我們怎能認識什麼是永恆?更不用談什麼是「永恆的上帝」了。我想也許這是為什麼聖經說:「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上帝已經給他們顯明。」[8]人對上帝所能形成的概念,都需要由對被造界的觀察而得,既然造物主與被造物是截然不同的,人在被造界中所得的認知,不足以認識上帝,所以上帝的啟示(這也就是「上帝已經給他們顯明」的含義),是人認識上帝的唯一可靠的途徑,也是上帝已經內建於世人心中的。故此人不當以為自己可以了解一切屬神的奧祕若是那樣,上帝就太小了。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都盡在上帝各種的啟示裡了。

注釋
-------------------------------------------------------------------------------------

1. What then is time? If no one asks me, I know; if I wish to explain to one who asks, I know not - St. Augustine (Confessions, 11.14.17 translated by E. B. Pusey)

2.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認為,有些「存在」不見得一定要有空間的因素,卻不能沒有時間的成份。

3. 比方彼得前書一章20節

4. 希伯來書十三章8節

5. 這事指基督信實永恆的本性,而非指祂無動態的實存。

6.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7節

7.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s only a stubbornly persistent illusion.” Einstein Letter to Michele Besso, after learning of his death, (March 1955) as quoted in Science and the Search for God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1979) by Freeman Dyson

8. 羅馬書一章19節

本文摘自宇宙光出版社 《實存的真相》
photo credit: MattysFlicks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