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泰雅女孩遇見神



文/黎目依‧羅慕

我是一個泰雅族女孩,父母親是教會的傳道人,所以做兒女的我們,也常常必須一起去教會聚會。
從小我就活潑好動,自認為對聖經課程很熟悉,常不專心聚會,跟父母親唱反調,也不給來教會實習的傳道人面子,還會帶頭鬧老師,可說是個小霸王。

然而父母親的教養卻給我很大的空間,他們希望我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並要全力以赴,但有一點他們絕不妥協,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參與聚會認識神,而禱告更是唯一首要!家人之間遇到困難,總是一起分享、解決、仰望神。在我眼裡的父母相處時,他們就是這樣,彼此分享生活樂趣,有時候看見他們快要吵架了,總有一方會先唱起泰雅情歌逗對方開心,所以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大吵的時候,生命流出來的是喜樂,總是告訴我們要以別人好處為先提。

隨著時光流逝,在教會一起長大的朋友都下山了,年輕人只剩下我,因為無聊而使我更不愛去教會,開始找藉口不去參加,或寧可在教會門口睡覺也不進去。我的脾氣也越來越壞,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爸媽不給我就踹門、破壞家裡的東西來表示抗議,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高中。

高三時,我與同學聊天當中得知她有去教會,我就隨口問她是否可帶我去看看。於是二○○一年某個週六下午,我來到同學去的教會,當我走進門口時,就有位熱情的姊妹抓著我的手,並用高分貝的聲音歡迎我,當時我嚇壞了,心想:「哇!你們也太熱情了吧!」但我卻深深地被這樣的真情吸引。週間的關懷電話,更是叫我感動,也讓我重新思想這個信仰,為什麼這些人這麼開心?我的父母那麼喜樂,但我卻感受不到?並決定好好認識我自以為了解卻不明白的上帝。於是,我開始參加聖經課程並穩定聚會。漸漸地發現我性格裡頭有著驕傲和自以為是,眼中也只有自己,看不見別人的需要。慢慢地我的性格被改變,也更體會父母親的辛勞,感謝神,祂從頭到尾都沒有放棄我。

前年十一月,父親因癌症病發住進醫院,三天後就安息主懷。雖然歷經家人的離開,心裡很難過,但我們有盼望,相信未來在天上會再相見。感謝上帝,看見這個家給我的愛與教導,讓我明白唯有上帝是我們的喜樂與盼望,更感謝上帝在這個家庭放下愛,讓我能學習幫助人、愛人、認識愛我的上帝。



photo credit: square(tea)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