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法則


文/朱延智博士

「墨菲法則」、「派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並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中,三大重要發現。墨菲法則運用在企業危機管理上,就特別適用於執行複雜事務的層面!如果沒有事先的演練,屆時在緊張急迫的險境下,出錯的機率很高!而且所謂「魔鬼都是藏在細節裡」,就更加凸顯事前規劃與訓練的重要性。

「墨菲法則」的源起歷史,可追溯至1948 年間,參與美國空軍「火箭雪橇」(rocket sled)發展計畫,旗下空軍上尉工程師愛德華A墨菲(Major Edward A. Murphy, Jr. )發現,當時在模擬實驗中,已清楚要求每位參與者,把夾子用正面夾好。結果還是有人,連續47個夾,都夾錯了!

墨菲法則的內涵

(一)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選擇,而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引申為「所有的程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個可能性,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朝情況最壞的方向發展」。
(二)任何有可能出錯的事,就會出錯。
(三)某些不能出錯的複雜事務,沒有事先透過詳細的演練,就一定會出錯!

墨菲法則分享

2001911日恐怖攻擊事件,美國的航空業和旅遊業受到重創!「911」事件前,有誰會想到「911」爆發的模式?所以只要有可能發生,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墨菲法則

1. 事前有周詳計畫的危機預防,才能降低事物出錯的可能性。
2. 企業既然會出錯,就要有危機應變計畫,將衝擊降到最低。
3. 企業危機出現前,就必須培養訓練有素的處理團隊,勿臨渴掘井。
4. 愈早掌握可能出現危機所在,就愈能在危機發生的時候,採取必要的應變措施。
5. 危機意識一刻不可少。

本文引自《圖解企業危機管理》

photo credit: Stuck in Customs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