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意義與特點





文/朱延智博士

領導的意義
領導( leadership )一直是組織,能否發揮綜效( synergy ),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變數。許多組織之所以無法創新、效能不彰,難以因應環境的變遷,絕大多數是在領導這方面出了問題。尤其在危機領導與轉型領導的欠缺或無能,而有以致之。既然領導對企業是如此重要,那麼究竟什麼是領導呢?以下將領導意義作一說明。
1. 在韋氏字典中,將「領導」解釋為思想、行動或意見的指導。
2. 政治大學管理學教授許士軍認為「領導係在特定的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團體之行為,使其趨向達成群體目標之人際互動程序」。
3. 行政學的權威張潤書先生認為「領導是組織人員在交互行為下,所產生的影響力」,也可以更進一步的詮釋為「領導是領導者在一定的情況下,試圖影響其他人行為,以達成特定目標的歷程」。
4. 江文雄先生指出「領導就是影響力的極致發揮,能感召他人達成工作目標的歷程」。
5.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認為:有效的領導應能完成職能,即計畫、組織、領導、控制。
6. Hersey及Blanchard認為,有效領導,是要能根據外在客觀形勢,選擇合適的領導方式。
綜觀國內外各專家學者的看法,基本上它有五個因素:一是領導者,二是部屬,三是當時的環境,四是組織,五是時間,如何將五者融合考量,找出天時、地利及人和的有力點,並沒有絕對的模式,這正是兵法所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吾人可以將領導界定為:「在一定環境條件下,透過領導與被領導的相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標的行為。」

領導的特點
領導的成效,有賴於領導者本身的條件、被領導的條件及環境的條件。若是用公式來表達,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就是領導= f(領導者、被領導者、環境)。
透過這個公式可知,有效的領導,必須透過技巧與行為的結合,才能產生一種驅使被領導的個人或團體產生動機,發自內心並自願完成目標的影響力。同時從上述學者的研究中,可進一步將領導歸納為六種主要特點:
1. 領導就是影響力的發揮;
2. 領導是一種倡導行為;
3. 領導係促進合作功能;
4. 領導是一種信賴的權威;
5. 領導是協助達成目標之行動;
6. 領導是達成組織目標之歷程。
所以領導是主管與部屬,為了達到組織的目標,彼此共同互動的過程,而成功的領導,需隨時調整而成。


本文引自《企業管理概論
photo credit: lumaxart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