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神】養病


文/何晨暉 (新加坡伊莉沙白醫院 資深職能治療師)

記得大學時代修讀內科學課程的時候,負責教學的陳榮基教授在上神經內科學(neurology)時對班上同學講說了一個關於病人對疾病的態度、治療與復原之重要性的實例,就是他曾參加一次在日本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中發表了一篇有關台灣腦腫瘤(brain tumor)的專題研究報告。在報告中提到他所收集的腦腫瘤病例中,需要經由外科手術切除的腫瘤,相對地要比日本病人來得大,病人數目也比較多。當時與會的日本醫生幾乎都以欽羨的語氣對他說,台灣的醫學真了不起,經由腦部手術所取出來的腦瘤比日本醫生開刀所取出來的,不但體積大、數量也多。陳教授形容他當時的感覺是「又羞又慚」很不好意思,同學們都訝異為什麼老師會有如此的反應?


按理說,能夠在精密複雜的腦部取出體積大的腦瘤,困難度是相當高的,表示醫術精湛;需手術病人的數量多,則表示治療效率高,應該感到光榮才對,怎麼反而是慚愧的感覺呢?於是老師向同學們解釋道,原因有可能有兩個,一是醫生的診斷能力太差,無法在病發初期找出病因,作出正確的診斷;然而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與病人的忌醫心態有關,特別是華人很喜歡「養病」,以這個腦腫瘤的報告為例,這些病人可能早就出現一些臨床症狀,卻刻意地去「否認」(deny)它,不願意接受生病的事實,甚至會道聽途說地自尋一些偏方來「掩蓋」,安慰自己,使自己覺得好像已經在作治療了,其實這是一種「掩耳盜鈴」,欺騙自己的行為。殊不知這種否認、不願正視病症、忌醫的心態會導致疾病急速惡化,等到身體狀況不能負荷,被送入醫院時,原本的小病已經被養成大病,大病惡化成為重病,它會急速地把人推向死亡的邊緣,屆時藥石罔效。

身體的情況如此,屬靈生命的情況亦然。生病忌醫會導致身體的死亡,同樣的,如果人活在罪中而不自知、或是仍活在罪中享受罪中之樂,讓罪不斷地成長,就生出死來(參雅1:14-15),終究會「死在罪中」(die in sin),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人若懂得愛惜身體,更該知道要顧惜屬靈的生命。

在猶太人的觀念中,認為疾病乃是人犯罪的結果,因此他們常把犯罪與生病相提並論,甚至連門徒都曾經問耶穌:一個人生來瞎眼,是誰犯罪所導致的?(參約9:1-2)父神知道我們人類的軟弱,祂也憐憫我們,從福音書的記載很清楚地讓我們看見,主耶穌在世上的工作,傳道和醫病常常是同時進行的,祂體恤我們身體的軟弱與傷痛,常常是動了慈心醫治有病的人,使人痊癒(例:可1:41)。然而,祂卻也常在醫洽人的時候說「你的罪赦了」、「你的信救了你」、「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了」(參太9:1-8;可5:25-34;約4:46-54,5:14)……等話語。由此可見,主耶穌的目的不只是醫治人肉身的軟弱,祂最大最終極的目的是要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太1:21),把我們從黑暗的權勢中遷入神的國裡(西1:13-14),使我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祂要我們有一個健壯的生命,去承受天上為我們存留的基業(參西1:12,弗1:3-14)。

一個有病的人能否得醫治,關鍵在於知病、求醫、接受治療,絕不可忌醫養病;同樣地,一個人能否得永生,關鍵在於知罪,即知道所行的許多罪行和所顯示的許多罪症(參羅1:18-32),然後來到救贖主的面前認罪求恩,主必醫治拯救(參羅5:8-11,6:1-11,10:9-10)。如此我們就可因信稱義,向罪死(die to sin):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林後5:17),從神而生(約1:12-13),向神活著(live to God),因為我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西3:3)。求父神繼續憐憫我們,常常靠著祂豐盛的慈愛與恩典,在基督裡身心靈健壯、邁向完全,榮耀祂的名!


photo credit : THEMACGIRL* via flickr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