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可能不清楚孩子多麼需要你的誇獎與肯定。尤其是中國人,見兒女表現優異時,對外人,我們不知所措,連忙推辭:「還好啦!還好啦!僥倖!僥倖!」對兒女,卻不忘「雞蛋裡挑骨頭」,已經99分了,還問說那一分錯在哪裡?還不忘叮嚀:「不要驕傲!謙受益,滿招損!」
為什麼我們這麼吝於誇獎呢?難道誇獎有損父母顏面嗎?
孩子們都喜歡吃棒棒糖,但父母的誇獎是他們心裡最甜蜜的棒棒糖!
我認識一位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從小到大都名列前茅,直升名校,但在他的光環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痛苦,那就是他的父母從來不誇獎他!永遠嫌他不夠好,分數還可以再高,這使得這個孩子的自我形象差到極點,別人對他再多的誇讚,他得到再多的獎狀,都不能解決他心靈深處的凹陷。
作父母的,真的需要知道你的一兩句誇獎的話語,會帶給孩子多麼重大的意義。我們的肯定會成為孩子拼鬥的動力,會成為他們人生的發電廠。
孩子帶獎狀回家,我們要誇獎,但就是一張獎狀也沒有,也不必在意。因為每個孩子的強項不同,在特定的教育體系之下,孩子的表現有時可以立刻得到讚賞的鼓勵,有些則需要時間的沈澱。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曾經轄制過我們這一代,可不可以就此打住,不要再繼續荼毒下一代了?!
也許社會是現實的,人言是可畏的,但是作父母的,如果能夠百分百肯定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優點、長處,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我們自己坦然,孩子也快活。
此外,父母應該更積極地為孩子開發他的強項,發掘他的潛能,讓他擁有一片天,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一來,孩子快樂,親子之間不再緊繃,而且做父母的,終究會發現自己孩子照樣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發光發熱。
最怕的是,如果連父母都以勢利眼來對待孩子,那麼這孩子的一生註定就是悲慘黯淡的了。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一套標準能夠檢測所有人的成就,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寶礦,只在於我們是否好好挖掘它。
從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吃棒棒糖,但是,智慧的父母啊,你可知道沒有一種棒棒糖勝過你對孩子的讚美與誇獎?!
本文引自《教養是一把金鑰匙》,校園書房出版社
本文引自《教養是一把金鑰匙》,校園書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