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羊之苦,牧承受


文/黃小石博士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6節

許多年以前,在一個美國獨立紀念日的假日,若歌教會舉行一次野餐郊遊,地點是在新澤西州西邊與賓州交界的德拉瓦河邊的「華盛頓渡口」州立公園1。這公園是為了紀念在1776年12月25日聖誕節夜間,華盛頓將軍率領了二千四百名又冷又餓的雜牌「大陸軍」2,奮力渡過滿是冰塊的德拉瓦河,打算背水一戰,突擊一隊酒醉飯飽駐防在特倫頓3英國的德籍赫森4傭兵。結果突擊成功,特倫頓之役,華盛頓大獲全勝,俘虜了一千敵兵,八天後,也就是次年1月3日,華盛頓擊敗駐防在普林斯頓的英國查理斯康沃利斯5將軍,扭轉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局勢,可以說是美國獨立戰爭史裡最具關鍵性的十天。

這公園佔地約三千多英敵,樹木叢生,在我們野餐郊遊當時頗有自然生態之美,只是遊客不很多。我們進到公園之後,打算先在公園各處走走看看,然後才進行烤肉聚會。我們家的三個孩子在車子中憋了四、五十分鐘,下車後真如出籠之鳥,興奮得不得了。尤其是兩個男孩子,11歲的守微和比他小兩歲的守基,一直在公園中亂跑,他們嫌我們這群大人走得太慢,就在樹林裡跑進跑出,和我們玩起「躲貓貓」來。公園小徑甚有幾分隱密,所以我們不得已只好到樹叢中去找他們;他們就更是樂此不疲,我們卻是有幾分不耐煩了。警告他們在樹林走丟了的危險,他們全然不在意。我想守微的方向感一向很好,同時他們一定也不會離我們太遠,於是就不再去多管他們,由他們自己隨意去走了。

大人們邊走邊談,再加上這公園的景色幽雅,不久就把這兩個調皮的孩子忘之腦後了。等到我們走到了預定烤肉的地方,才發現孩子們沒有跟來。眼看著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我的心也漸漸地焦慮起來,急得如烤爐中的炭火,而烤肉的興致卻早以不翼而飛了。我的孩子們呢?身邊那還不滿6歲的小女兒發表言論:「哥哥不乖!」

於是我們分成四隊,朝著公園的四個不同的方向分頭去找他們,我們一面走一面喊:「微微!微微!」沒有回音,找了近一小時,還是沒有音訊。暮色開始沉重了,我不由得加快腳步在小徑和樹林中跑來跑去,視覺這時慢慢失效,只能靠著叫喊聲了;偶有看見行人,便趕緊問他們有沒有遇見兩個小男孩?……沒有,……都沒有,他們能到哪裡去了呢?想我自己小時候也曾走失過一次6,其後每次聽父母親講起那故事都還不寒而慄。忽然彷彿看見遠處小徑上有矮小人形,趕緊往那兒跑去,卻不小心腳下絆了一跤,手腳都弄破了,但顧不得疼痛,只知爬起來繼續跑。一看,果然是他兄弟倆,站在那裡哭,那種「爸爸你到哪兒去了?」的嗚咽。

接著趕緊把他們抱在手中,連連親吻他們,只覺得臉上濕濕的,分不清是他們的眼淚,還是自己的眼淚。5、6歲大的小女兒說得對:「哥哥不乖!」不過,這個當下是慶祝的時候,不是責罰的時候。很快地,「找到了!」的呼聲就在公園裡傳開了!忽然天上有人放煙火,是啊!這天不正是美國的國慶麼?!

迷路的人不是故意要迷失的,聖經對迷路的定義是「各人偏行己路」,他們才會「如羊走迷」,然而這迷路人的責罰卻落在尋找他們的牧人基督的身上。迷路人所受的責罰,是迷失的本身、迷失的惶恐、迷失的孤單。我看看自己身上跌傷之處,略有所悟,好像他們的懲罰卻落在我的身上,雖然迷路的人並不是我。然而,找著了迷失了的孩子,自己所受的一些痛苦都覺得是值得的。於是拉著女兒的手:「妹妹,Let’s dance! 哥哥找回來了。」

我們也如羊走迷,上帝來尋找。有一首多人喜愛的聖詩7,中譯:

九十九隻圈中躺臥,終日平安快樂;

但有一隻山野飄泊,處境艱窘險惡──

荒山深谷流蕩孤苦,

遠離慈牧失卻照護,遠離慈牧失卻照護。

「主阿,你有九十九隻,難道仍嫌不夠?」
良牧答說:「我的這隻,離我遠在飄流;
路雖艱險,涉水跋山,
我必前去將牠尋還,我必前去將牠尋還。」
但是贖民無一知道,祂涉之水何深,
或知祂跋之山何高,為將迷羊找尋。
荒野前行,祂聞哀聲──
迷羊無助垂死悲鳴,迷羊無助垂死悲鳴。
「主阿,山徑一路血滴,是誰,為何而流?」
「乃是我為迷羊流的,為要將牠拯救。」
「你的手掌為何受傷?」
「乃是昨夜路荊所創,乃是昨夜路荊所創。」
但從迅雷轟開山嶺,穿過懸崖陡坡,
有一呼聲直達天庭:「樂哉,迷羊尋著!」
天使歡唱,滿天應響:
「樂哉,主已尋回迷羊!樂哉,主已尋回迷羊!」


注釋
---------------------------------------
1. Washington Crossing State Park
2. The Continental Army
3. Trenton, NJ今日新澤西州的行政中心
4. Hessians, men from the Hesse-Kassel region of Germany
5. Lord General Charles Cornwallis (1738 - 1805)
6. 請參閱拙作《信的真諦》宇宙光出版社(2009),ISBN: 978-957-727-372-7,第一篇〈信心與委身〉
7. “The Ninety and Nine" by Elizabeth Clephane, 1868

本文摘自宇宙光出版社《實存的真相》
photo credit: Simmy's Photography via flickr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