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係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婚禮只是「一小時」,但婚姻卻是「一輩子」的,並且經常發生不同的變化。例如結婚五年以下與五年以上必定不相同的,其中包括是否生了孩子,是否更換了職業等等,這些變動潛伏著的夫妻關係的危機。如果能克服種種危機,使之成為轉機,就會更成熟,感情更好。
根據我牧會及接觸北美上百個家庭的經驗,發現魔鬼對基督徒最大的攻擊,就是使夫妻之間不和睦。夫妻不一定要離婚,只要住在一個屋頂下,卻彼此缺少溝通來往,就已經中了仇敵的詭計。因為只有夫妻同心在教會事奉,並同心教導兒女,讓各人的家庭成為基督化的家庭,教會才能興旺,神國才能擴展,才能達到神設立婚姻的目的。
為了便於記憶,我將夫妻相處之道以下列幾條公式加以說明:
A.一加一等於一:一體感
在聖經中(創二22-24;太十九3-6;弗五31)我們看到多處強調夫妻二人成為一體。但夫妻之間如何能有一體感呢?夫婦在心理上,必須要有彼此相屬的感覺,認定你屬於我、而我也屬你,這樣的相屬是一生一世的。
1.X型或Y型
有些人的婚姻生活是X字型的,當初兩人有不同的家庭環境、成長背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相遇相愛結婚,也成為一體了,但是短短的蜜月期之後,兩人又恢復了獨立發展的婚前狀況。這樣的夫妻,雖然並未離婚,但漸漸形同陌路;婚前有談不完的話,婚後卻甚少溝通。另外有些人的婚姻生活是Y字型的,兩人本有不同的家庭環境和生長背景,但婚後二人成為一體,就不再分開,同擔當、同扶持,彼此相愛、白頭偕老了。請問你的婚姻生活是那一型的?在五年以下的,可能還是甜甜蜜蜜,可是漸漸地,是越來越分開,或是越來越緊密?
2.要「牽手」!
閩南語稱妻子為「牽手」,有一年我到菲律賓講道時,發現當地華人稱「結婚」的動詞也是「牽手」,深覺內中有深意。夫妻確實是手牽手一起向前走的。既是一起走,就不許一前一後,也不允許第三者介入。今天在海外,許多人事業有成之後,接父母或兄弟姐妹同住,常常家庭發生問題就從這時開始。丈夫覺得這是自己的父母、手足,一定要好好照顧,這並非錯。但在做這些決定之前,一定要和妻子好好商量,彼此得到協議,然後按照協議安置家人。夫妻必須確實知道彼此才是最親密的單位,否則很難合適地面對第三者的介入。
3.心理生理皆一體
固然在心理上夫妻要有一體感,在生理上夫妻也要經驗一體感,在性生活上彼此滿足。它雖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但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性生活不滿足或有問題時,常會影響夫妻的感情。一般丈夫對性生活的要求較多也較高,妻子則比較被動。在男女天生的差異中,如何協調並從其中體會一體和愛的感覺,需要共同學習。
4.要有話可說
除了生活、感覺方面的溝通之外,在屬靈方面也要常常溝通,例如各人靈修時的領受,聽講道之後的感想等等。一對夫妻之所以無話可說,常是因為沒有共同的目標。因此不妨交談下半年個人和家庭共同的目標等,讓一些共同的關心,拉緊彼此一體的感覺。
所謂「一體」不是指「兩半湊合起來」。丈夫做一半,妻子做另一半,超過的就彼此不管。一定要願意為對方做分外的事。要如主耶穌所教訓的,能走「第二里路」,要能給「外衣」。一個斥斥計較的家庭是不會和睦相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