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管理



文/朱延智博士

為了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愈來愈多的企業,試圖藉由研發來創造新優勢。然而,企業持續對研發創新工作加碼,是否真能一如預期地產生應有的效益,其關鍵就在於「研發管理」。

研發管理(research management,簡稱RM)就是在研發體系結構設計的基礎之上,借助資訊平台,對研發進行的團隊建設、流程設計管理、績效管理、風險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管理和知識管理等活動。

也就是說首先確定研發體系結構,然後按照體系結構,來建構高水準研發團隊,設計合理高效的研發流程,借助合適的研發資訊平台,支持研發團隊的工作,用績效管理提高研發團隊的積極性,用風險管理控制研發風險,用成本管理使研發在成本預算範圍內,完成研發的工作,用項目管理確保研發項目的順利進行,而知識管理讓研發團隊的智慧聯網和知識沉澱。

由研發管理的內涵可知,研發所著重的要點,主要在探討企業,如何預測未來的前瞻科技趨勢,如何選定其有商業價值潛力的研究主題,如何平衡長短期的研究目標,如何有效整合分配企業內外的研究資源,如何確保技術研究的商業化,如何管理研究人力資源,以及研究專利和知識管理等。

研發管理的根本目的,不是在管理研發人員,而是在架構一個優質產品研發的支援環境,整合資訊科技與管理概念,創造產品資料再利用價值,協助研發人員專注於產品的創新,蓄積產品研發能量。

因應產業全球布局,所衍生產品研發管理的複雜化問題,達到共同合作產品研發的可銷售性、可生產性、可信賴性及可維護性,並符合環保規範創造產品研發管理的良性循環。

研發管理的五大面向

研發管理要和企業發展策略,密切的配合。同時也要抓住產業趨勢的最新變化,才不會徒勞無功,以下就研發管理各層面加以說明。

一、研發項目管理

研發屬於動態作業,整個流程可能橫跨所有部門,故研發是以項目為導向的,因此,研發管理中的項目管理,不可或缺。特別是企業資源有限,如何集中「火力」,專攻某些特定項目。千萬不能亂槍打鳥,研發太多項目。

二、研發成本管理

研發成本的控制,並非指壓縮研發規模,或者減少研發投資,而是指減少研發中不必要的開支,用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大的研發成果。廣達電腦將配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每個孩子都有筆記型電腦」( OLPC, one laptop per child )行動組織,生產低價筆記型電腦,供應第三世界的學童。這就是將研發成本管理,和研發成果的收益結合起來,貢獻社會的具體例證。

三、研發知識管理

研發是屬於創造性、知識性的作業活動,需要研發人員用智慧產生結晶。如何調動研發人員的智慧,並且讓他們的智慧共享和沉澱,是研發知識管理所要做的。一般來講,研發人員會將自己擁有的專業知識作為向企業討價還價的本錢,而企業則希望員工發布出來,從而實現提高企業競爭力。為了解決上述矛盾,必須有一套合適的誘因激勵系統。

四、研發績效管理

合理的績效管理,能夠有效的激勵研發團隊積極工作,促成研發成果。研發管理的績效評價指標有:研發項目的難度、研發效率和研發質量。研發績效管理應該考慮,企業的整體戰略,應用平衡記分卡等工具,制定研發績效評估系統。

五、研發風險管理

若產品研發方向錯誤,或不符消費者需要,後續再大的努力,也是徒然!因為生產管理無法彌補設計研發的錯誤。研發的危機,主要由以下三點構成:研發人員、研發資訊安全和研發成果。研發風險管理則是,以風險為主要的控制目標,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有效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準以下,否則就必須增加控制措施。


本文引自《企業管理概論》
photo credit: jblyberg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