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馬可福音四章41節
1977年華納兄弟推出一部很叫座的電影,片名是「噢! 上帝」(「我的天」,Oh God),是由81歲的喬治伯‧恩斯[2]主演的鬧劇。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上帝」,劇情是上帝以一個糟老頭的形像顯現給一個超市的伙計看,要他作上帝的傳訊者。因為只有這伙計才能看得到這位「上帝」,當然別人都不相信這事,最後還告入法庭,「上帝」以老頭之身親自出庭作證[3]。這影片還被提名三項奧斯卡金像獎。
若是有個糟老頭對你說他就是「上帝」你一定不信,不是嗎?上帝哪會是那幅長相呢?那麼上帝又當是什麼樣子呢?祂會長得有點像誰?……要是你是「上帝」你想要如何把自己顯示給人呢?人不可能想像上帝,那麼人能想像基督嗎?……我不是說要想像祂長得什麼樣子,而是這位上帝的兒子到底是否能放進我們思想的框架?
耶穌曾問祂的門徒說:「眾人說我是誰?」眾人以為祂是先知;耶穌再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這答案不是人能夠想像的,只有出於父神的啟示,人才能知道,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4]然而祂的降生,首先出於當時社會所不齒的牧羊人之口;祂的復活,又是首先出自當時社會所不重視的婦人的見證。
我們不難以為祂是一位偉大的教師,好像我們的「至聖先師」孔子一般,這的確不錯。耶穌說:「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5]但是祂卻為他的門徒洗腳,好像是他們的僕人,說:「……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6]。這不像是「萬世師表」該做的事。
我們也不難想像耶穌是一個好人,樂善好施,凡事中規中炬,不生氣、不罵人。祂說:「我心裡柔和謙卑」[7],當祂進耶路撒冷城時應驗聖經的話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8]可是祂進了聖殿,看見殿裡有許多作買賣的人,於是祂「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9]無怪乎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10]
祂憐憫在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卻嚴責當時道貌岸然的宗教領袖與飽學之士。也許我們可以想像祂是一位宗教改革家,要推翻一個陳腐的宗教,帶進全新的道德規範,但是祂卻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11]
也許我們可以想像祂是一位革命烈士,要來推翻當時欺壓上帝百姓的外來政權,可是祂卻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12];我們以為祂是一位大有能力的救世主,但是祂卻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13]看來這像是一種全然不切實際的懦弱。
「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祂敢在眾人面前問祂的敵人:「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14],這裡「罪」不只是指「罪行」,也不只是指一切言行與思想上的過失,更是「不中的」[15]的意思。相對來說,孔子只是「丘也幸,茍又過,人必知之。」一個知過能改的好人。然而聖經卻指著這無罪的說:「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16]我們眾人的罪成了祂的罪。
我們以為祂來是要帶來世界的和平,祂的名號之一不就是「和平之君」嗎?然而祂卻說:「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17]又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麼。」[18]這話何其難解啊!
我們都以為祂來是要賜給我們平安,但是祂卻答應我們在世上有苦難,跟隨祂的人要受世人的審判、逼迫、殺害;我們以為祂要賜給我們豐富的生命,祂說:「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9]。但是祂同時卻要我們捨己,天天背起我們的十字架來跟隨祂[20],我們想要從祂得著生命的,卻必須先為祂捨棄生命;我們希望祂的國立刻降臨,祂卻說祂不知道什麼時候得國降臨;我們又以為祂的國度是在將來[21],祂卻說祂的國度已經在我們的中間[22]。
祂在聖靈的大能中行事、教導,卻全然無助地掛在十字架上,說「我渴了」;祂是天地的主,萬物都是藉祂造的,也是為祂造的,祂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23]但是祂在被賣的那一夜晚餐時,卻拿起一條毛巾束腰,為祂的門徒洗腳。
祂是尊貴的王,祂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24],卻讓自己被人用三十塊銀子(一個奴隸的價格)出賣了。這位謙和的主,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城的君王,卻斬釘截鐵地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25]什麼樣的人會說:「我是世上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26]又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27]祂是那「自有永有」的上帝,祂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28],卻又是為馬利亞所生;祂自稱自己是「人子」,祂卻又說自己正是那位:「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29]。祂說:「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30]又說:「我與父原為一」[31]。
當祂問說:「你們說我是誰?」時,祂不是在徵求我們的意見,而是在求父神施恩給聽見的人,正如祂對西門彼得所說的一樣:「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祂以虛心的、貧窮的[32]、溫柔的、受逼迫的、哀慟的人在今世就為有福的人。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我們無法把基督耶穌預放入我們思想的框架裡,因為祂本來不是我們思想的產物,也不能是我們思想的產物。耶穌當年問門徒的問題,也當是我們今日的問題:「你們說我是誰?」
注釋
1.馬太福音十六章的節;馬可福音八章29節
2. George Bums(1896-1996) . 80歲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3. 出庭宣誓時說 我必只說實話,願我幫助我」。
4. 馬太福音十六章16節;馬可福音八章29節;約翰福音十一章27節
5. 約翰福音十三章13-14節
6. 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7節
7. 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
8. 馬太福音二十一章5節
9. 約翰福音二章14-16節
10.約翰福音二章17節
11.馬太福音五章17-的節
12.約翰福音十八章36節
13.馬太福音五章39-41節
14.約翰福音八章46節
15.沒有射中箭靶中心的意思。
16.哥林多後書五章21節
17.馬太福音十章34-35節
18.路加福音十二章49節
19.約翰福音十章10節
20.路加福音九章23節
21.耶穌教門徒禱告:願林的國降臨。
22. 路加福音十七章21 節
23. 啟示錄十七章 14節
24. 約翰福音十八章37節
25. 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
26. 約翰福音八章 12節
27. 約翰福音六章35 節
28. 約翰福音八章58節
29. 約翰福音三章的節
30. 約翰福音十六章28節
31. 約翰福音十章30節
32. 路加福音六章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