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久坐,下背痛找上門?十二招減緩不適


文 / 蔣立君(執業資深護理師)

隨著稀疏的鞭炮聲,象徵著華人重視的舊曆年已經結束。年前家家戶戶的大掃除症候群,此時相繼出現,其中最多者當屬『這裡也痠、那裡也痛的下背部疼痛』。
筆者曾經在早晨一張開眼睛,就因下背的疼痛而無法動彈,怎麼更換姿勢都無法消除或改善疼痛,想藉機賴個床,卻還真沒那個命,因為疼痛真令人難忍啊!


根據文獻報告指出,約有 60~80 % 的國人會在一生中經歷下背疼痛(Low Back Pain),下背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包括:

1. 軟組織受傷或背部筋膜發炎: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的急慢性拉傷、扭傷、挫傷。最常見是因運動所造成的傷害。

2. 椎間盤突出症:病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髓核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所謂的坐骨神經痛,一般為單側發生病變。

3. 脊椎退化性關節炎:起因於脊椎的老化,俗稱長骨刺,會壓迫坐骨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

4. 壓迫性骨折:停經後女性,因骨質疏鬆症造成壓迫性骨折的例子很常見,也是老人駝背的主要原因。

5. 發生原發性或轉移性脊椎腫瘤
6. 腎臟疾病所引起
7. 輸尿管結石造成的疼痛
8. 攝護腺發炎或骨盆腔發炎
9. 長期姿勢不良造成
10. 情緒變化、壓力太大造成的間接性症狀


預防重於治療,必學好習慣有三

(一) 平常即維持良好的姿勢,並要時時變更姿位。一個姿勢不要維持過久不動,尤其是坐辦公桌族群及看電視時,常會因過於專注而忘記起身活動。

(二) 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若有必須搬運重物時,應注意預防傷害的方法,以避免背部肌肉拉傷或發生椎間盤突出症。

(三) 平常都有適當的運動,可有效減少下背痛的發生率。



疼痛悄悄找上門?十二招減緩不適

若真的發生下背痛時怎麼辦呢?應即時請醫師評估,不要輕忽問題的嚴重性,必須針對病因治療。預防腰背痛的注意事項:

1. 避免久坐,若需久坐時,應以背墊支撐下背部,並選用高背座椅。且坐時姿勢要端正,背部挺直、緊靠椅背,使背部有適當支撐。

2. 選擇睡硬板床:如果您已擁有一張很柔軟舒適的睡床,可在床墊上加放木硬板或竹片蓆子。因為軟床無法給予脊椎支撐力,容易致使脊椎要承受身體的全部重量,增加背部莫大的承擔負荷。

3. 發生下背部劇烈疼痛導致無法入眠時,可在雙膝下放置軟枕頭,雙膝微彎曲並在下背部襯墊毛巾捲或小小抱枕,此支撐有助減緩背部張力、減輕疼痛,唯有疼痛獲得改善後,才可使您獲得較好的睡眠品質。

4. 日常生活中,以平躺時脊椎所受的壓力最小。若您習慣側睡,可在側腰下襯墊小抱枕或毛巾捲支撐背部,使疼痛獲得緩解。

5. 起床欲下床時宜先側躺,微彎雙膝,再用雙手撐住坐在床緣,再緩慢下床。切勿一翻身就下床,避免此迅速突然的動作,容易引起下背部劇烈的疼痛。

6. 避免作急速前彎、旋轉、身體過度向後仰等可能會傷害背部的動作。若需轉身去接物或拿東西時,應盡量整個身體轉身去承接。

7. 拿舉重物時,應將兩腳分開約 45 公分,一腳在前,另一腳稍微在後,使重力平均分攤,且重心也較穩固。

8. 欲搬動地下重物時,宜蹲下,背部保持平直,身體靠近物品,兩腿用力站直,再將物品舉起,這動作是將重力落在雙腳而非腰部,得以減緩腰背部的受傷。

9. 熱療可以改善背痛,例如洗熱水澡(可用較熱的熱水,直接沖腰背疼痛部位)數分鐘、泡溫泉浴、使用熱毛巾熱敷等。注意施作熱療時,溫度不可過高,時間一次不可超過 20 分鐘,以免燙傷皮膚。

10.局部按摩:給予疼痛部位溫柔按摩,以促進背部血液循環,具有舒緩的效果,若在按摩前先與熱敷 15~20 分鐘,則效果更加。

11.塗抹外用藥膏:可在熱療之後,塗抹痠痛外用藥膏,以延長疼痛緩解時間,治療酸痛藥膏或貼布,在一般藥房或大賣場皆可購得。

12.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例如:游泳、舉啞呤鍛鍊肌肉、步行、慢跑;家庭主婦可利用洗菜炒菜之際,扭扭腰、擺擺臀,但切記動作宜輕慢喔!


別當女鐵人,家務要分擔

最後,仍要奉勸各位婆婆媽媽們,別再當「女鐵人」啦!家庭大掃除大家分工合作,分給愛夫、愛子、全家動手做,您一定會驚覺大家做得棒極了!可別被媳婦埋怨,怎麼她的老公,什麼都不會做?有誰說,大掃除是「資深美女們」的專利呢!

當然仍然要提醒您的是,如果您下背疼痛加劇,千萬不要忍耐,即刻就醫,請專業醫師徹底解決您的苦惱,才是智慧的根治之道。

(圖片來源:Ryan Weisgerber via flickr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