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大花曼陀羅

文/胡雅美(退休教師 主婦聯盟資深志工)

漫步在教會的花園裡,大家都會不自覺的被亮眼奪目的橘黃色大花曼陀羅給懾住了,而此時的我隨口哼起了「小小花園裡紅橙黃藍綠,每一朵小花都美麗。微風輕飄逸藍天同歡喜,在天父的花園裡…」我們能享有這座上帝的後花園,是因為有位殷勤不倦的好園丁---吳執事,用心經營、細心呵護。

這麼美麗的花朵,最常被誤認為是百合花,現在就讓我向大家好好的介紹它!大花曼陀羅就是民間俗稱的「天使喇叭花」,別名「洋金花」「風茄花」。在台灣,郊區的綠林間、山坡上的路邊或花圃裡皆可常見曼陀羅花。依花形可分為二種,一名曼陀羅;一名大花曼陀羅,二者毒性類似,外觀也類似,只是大小有所差異。以花色區分,一般常見的就是白色,另有 淺黃色,橘色,紫色。

曼陀羅花屬於茄科,花謝後會結圓球形的蒴果,表面有肉刺,每年3~12月為花果期。此花雖具有美麗的外型,但多數人不知道,曼陀羅花全株有毒,尤其以果實及種子毒性最大,乾葉的毒性則比鮮葉小,若誤食則「代誌大條了」!

中國民間小說《七俠五義》中的迷魂藥,及《水滸傳》中的蒙汗藥均為曼陀羅。另外,《本草綱目》記載:「相傳此花釀酒飲,引人笑、令人舞。」「熱酒,調服二錢,子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即不覺苦也。」可見當時已使用曼陀羅花及火麻子花(大麻)等調配酒服用儼然成了小手術的麻醉藥劑。民俗療法中會使用曼陀羅花來治療老人咳嗽及氣喘,常摘花炒肉絲或加排骨熬湯而食,但如此作法常因無法確切控制劑量,很容易造成服用過量而中毒導致發狂症狀。

因食用曼陀羅花造成的中毒在台灣相當常見,有當作青菜炒食,也有人拿果實切片煮成茶水,當成青草茶飲用而中毒。到底為什麼食用曼陀羅會中毒?主要是整株花內含有類似阿托品的各種生物鹼。阿托品是一種化學物質,會阻斷乙醯膽鹼的活性,而乙醯膽鹼是我們體內最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食用後會瞳孔放大、口乾舌燥、全身潮紅燥熱、心跳加快、頭昏、頭暈甚至產生幻覺,此時應將病人趕快送醫,在有經驗的急診或毒物科的醫師監控下使用解毒劑,以挽回寶貴生命。

愛的叮嚀: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聖經:哥林多前書10章23、24節

photo credit: Shandi-lee via photopin cc